植物光合作用所吸收的碳,佔地表吸碳量的絕大部份,然而植物固碳的效率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如何更有效率地「固碳」,是當前國際科學界關切的課題。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領導的研究團隊,結合本院生物化學研究所、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的跨領域專業,近期以合成生物學方式設計人工固碳系統,並首度創造自然界未曾演化出的「合成二碳」(synthetic C2) 植物,使固碳效率提升達50%,生長速度與油脂合成量更突破極限,為未來減碳、增進能源與糧食安全開啓新方向。這項研究成果於今(2025)年9月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科學》(Science),是廖院長團隊繼2013年建構「非氧化性醣解」(Non-oxidative glycolysis)後,再度突破生物界限制,開創基礎代謝反應途徑。 |
| 造林碳匯方法學修正案通過 擴大參與誘因強化森林碳匯 |
為促進民間投入造林工作,達成我國2050淨零排放目標,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提出「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活動」方法學修正案,經環境部今(19)日審議修正後通過,並將名稱修正為「造林碳匯專案」方法學。此次修正明確定義方法學適用條件,納入災後復舊造林及移除外來入侵種再造林等態樣,擴大各界參與誘因。林業保育署「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專案媒合平臺」亦推出公私有土地媒合功能,鼓勵提供土地資源,促使企業投入造林或營林,以達成ESG及減碳目標。 |
| 2025/9/23 - Carbonherald【土壤】 |
Groundwork BioAg與Anew Climate合作,將50萬噸土壤二氧化碳移除信用額度商業化 Groundwork BioAg And Anew Climate To Commercialize 500,000 Tons Of Soil CDR Credits |
Groundwork BioAg與Anew Climate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將在三年內銷售約50萬噸經Verra VM0042方法學驗證的土壤二氧化碳移除(CDR) 信用額度。這些信用額度來自農民使用菌根接種劑(Rootella®) 進行的農業固碳活動。該計畫已獲得獨立驗證,顯示其平均每英畝可永久固存 3.89 tCO 2e,具有高持久性與可擴展性,為農民提供新收入來源,並為自願碳市場帶來科學嚴謹的氣候解決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