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9/2 -
瑞士聯邦理工學院【海洋(含濕地)】
|
|
海洋碳匯正在生病中 The ocean
carbon sink is ailing
|
一項由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主導的研究發現,2023年全球海洋在創紀錄的海洋熱浪期間,其二氧化碳吸收量顯著下降約10%。這一下降主要源於北大西洋等高溫區域因溫度升高而導致的二氧化碳外溢。儘管聖嬰現象在太平洋的影響部分抵銷了這種效應,但整體海洋碳匯仍呈現減弱趨勢。研究指出,物理與生物過程(如水體分層與生物碳泵)雖能部分緩衝此影響,但這些補償機制在未來是否能持續發揮作用仍是未知數。
|
|
|
台灣首例!永豐餘啟動濕地碳匯提升計畫
打造永續生態
|
永豐餘今(9)日宣布,啟動台灣首例人工濕地草澤碳匯提升計畫,與中華紙漿、高雄市政府及經濟部水利署簽署「大樹人工重要濕地(舊鐵橋濕地)碳匯調查合作備忘錄」,建立本土方法學,為臺灣自然碳匯淨零轉型盡心力。
|
|
|
農業部水試所與四大學組「海草復育聯盟」
目標復育海草床本島20公頃、澎湖40公頃
|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參展「2025臺灣國際漁業科技展」,今(3)日開幕,水試所與嘉義大學、宜蘭大學、嘉南藥理大學、東海大學及台灣橫浜八景島公司成立「海草復育聯盟」,將透過海草床復育,協助增加海洋碳匯(藍碳)吸存量,水試所所長張錦宜表示,農業部初步盤點以臺灣本島20公頃、澎湖40公頃為目標,聯合四所大學,並引進企業協力,因地制宜復育海草床。
|
|